証道經文:馬太福音25:31–46,哥林多前書15:20–28,以西結書34章 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忽略上下文來理解一段經文向來是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甚至可能成爲異端的開始。如何理解今天的福音經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律法主義者會對這段經文感到非常興奮,因爲他們認爲自己找到了支持他們以好行爲稱義的最好証據,而一些堅信因信稱義的人,對此雖然比較沮喪,但還是儘可能用律法與福音的關繫來正確對待,以此鼓勵弟兄姐妹當活出信心的好行爲來,使行爲與福音相配。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因爲有真正信心的基督徒確實應當將我們裡面的耶穌基督活出來,使自己的言語行爲和得救的恩相稱。然而不幸的是,雖然他們的結論是正確的,但他們還是假定這段經文是律法而不是福音,最終能不能成爲大審判時上帝右邊的綿羊,還得看你有沒有好行爲。爲什麼會産生這種錯誤和矛盾呢?其原因在於忽略了上下文,從而失去了主耶穌在這裡所教導我們的福音,美好的福音。這段福音經文是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三段比喻中的最後一個。前面兩段都在教導我們當擁有耶穌基督和祂寶貴的福音,並要以良善和忠心對待良善而又忠心的主耶穌,“投資”在祂的福音之中;怎麼可能緊接着又回到律法主義和以好行爲稱義的神學上了呢?不會的。實際上,主耶穌還是以福音爲中心,教導我們在末世應當過着以福音驅動的生活。
Category Archives: 杨新虹牧师证道
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主人
証道經文:馬太福音25:14–30,帖撒羅尼迦前書 5:1–11,詩篇 90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今天我們証道的主要經文是福音經文。首先我們要明確地指出一個明顯的誤解,那就是有人把主耶穌的這個比喻當作投資理財的指南。這裡的“銀子”是主托付給我們的好東西,至於是什麼好東西,我們等一會兒會講到。今天的福音經文是天國的比喻,是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主耶穌所説的三個關於世界末日和如何在末世生活比喻中的第二個。上週的福音經文是第一個比喻,主耶穌警告我們當警醒、禱告,並隨時在我們心裡預備好主耶穌和祂救恩的燈油;否則的話,我們就會像那五個愚拙的“童女”和阿摩司時代的以色列民那樣,當懼怕主日子的到來,因爲那將是我們的災難和受審判的日子。這當然是對我們的警告。那麼,我們在末日到來之前的末世該如何生活呢?今天和下週的經文給了我們答案。主耶穌通過今天的比喻告訴我們,基督徒做爲主的僕人在末世的生活重在“良善”與“忠心”。然而,那領了五千兩的和領了兩千兩的僕人是怎麼做的呢?那領到一千兩銀子的人,他“又恶又懶”的根源又在哪裡呢?這裡的關鍵不是像很多人那樣又回到靠好行爲稱義的神學,而是在於良善又忠心的主人;人們如何對待這位良善又忠心的主人,在於對祂和祂福音的看法與態度。
想望耶和華的日子
証道經文:阿摩司書5:18–24,馬太福音25:1–13,帖撒羅尼迦前書 4:13–18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今天的經文,無論是舊約經文、書信經文,還是福音書都在提醒我們,主的日子近了;也就是主再來,審判活人和死人的日子即將到來。今天福音書的經文是著名的馬太福音二十五章,關於世界末日和末世期間我們當如何預備自己的三段經文中的第一段。那麼,我們當如何對待主的日子呢?是想望呢?還是懼怕呢?今天舊約經文阿摩司書一開始説,“想望耶和華日子來到的有禍了!你們爲何想望耶和華的日子呢?”那麼這樣看來,我們是應當懼怕嗎?但今天的書信經文帖撒羅尼迦前書中,使徒保羅卻不願意懼怕,而是充滿盼望,他不願意我們不知道關於世界末日到來時的情景,“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這樣看來,我們又應當想望耶和華日子的到來,因爲它會帶給我們指望。那麼,我們到底該懼怕還是想望呢?在今天的福音書經文中主耶穌給了我們答案。祂提醒我們就這個問題來説,世界上的人分成兩種:一種是主耶穌比喻中“聰明的童女”,另一種是“愚拙的童女”。愚拙的應當懼怕,聰明的當想望。
上帝兒女的指望
証道經文:約翰壹書3:1–3,馬太福音5:1–12,啟示錄7:9–17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今天是衆聖主日,是安慰的日子。每年基督徒利用這個日子記念在信心中死去,在主裡面息的親人。雖然主耶穌已經爲我們戰勝了罪恶與死亡,但在死亡被擊敗卻還沒有完全被毀滅的今天,我們仍然住在這個受死亡威脅的世界裡,其後果與痛苦仍會困擾着我們。直到主再來,世界末日的那一天,死亡才會被完全毀滅;因爲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26節説,“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今天的書信經文中,使徒約翰告訴我們,主再來之前,我們的安慰來自上帝的應許。對於世人來説,死亡是永遠的損失;然而對於在主裡的基督徒來説則是一個轉變,這個轉變是我們和所有在主裡信徒的指望–那就是“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祂、因爲必得見祂的真體”。這個指望是所有上帝兒女的指望,包括已經離世的主裡的親人們,那也是他們在世時的指望,因這指望是基於基督耶穌的公義和聖潔,使我們能在死亡的威脅和一切的痛苦中充滿盼望和忍耐。在這個指望中我們可以禱告,使我們與天上和地上所有的聖徒一起,感謝、讚美天父上帝的慈愛,使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成爲了祂的兒女。上帝兒女的指望就在耶穌基督裡。
周圍世界崩潰之時
証道經文:詩篇46,約翰福音John 8:31–36 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在我做牧師的十四年裡,我和教會常爲弟兄姐妹及朋友們的疾病、各種困難和痛苦禱告。我也探望過一些弟兄姐妹或他們的朋友,因爲他們生病住在醫院或在家中無法出門;也有一些弟兄姐妹私下裡主動找我,因爲他們遇到一些困擾與麻煩,或正經历失去親人、失業、失戀或其它痛苦的事,向我傾訴或問一些令人難以回答的問題。有時他們會感到自己和周圍的世界好像崩潰了一樣。他們會問類似這樣的問題,比如:如果是這種情況发生的話,應當怎麼辦?或者,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多久呢?或者,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的話,將會是怎樣的結果,會糟糕到什麼程度呢?其實,我也是人,不要説具體回答這些問題了,就是一般性地回答,我也不能肯定答案是完全正確的。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如果沒有上帝的話語和祂的福音,人的任何答案和所提供的勸解與安慰,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最近兩三年,因爲新冠和疫苗的緣故,我們在美國的教會比往年多出許多的人去世了,大多數是老年人,但不只是老年人,也有與我兒子歲數一樣大的年輕人。生病的就更多了;只癌症一項,最近兩三個月,我們中文堂就在爲三名弟兄姐妹禱告。不幸的是,我雖然不願意看到,也不願意承認,但很有可能將來我們周圍的世界只會變得更糟糕。你看,不僅經濟危機造成的物價飛漲與失業,非法移民和社會治安問題可能會更嚴重,而且戰爭是一個接着一個來。無論你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了或還沒開始也罷,這些戰爭只能使經濟與治安問題更加嚴重。今天我要問大家的問題是,當你周圍的世界崩潰的時候,會发生什麼事情呢?你又將怎麼辦呢? 感謝主!今天的詩篇46篇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當周圍世界崩潰時,我們應該如何回應。詩篇作者冩道:“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发聲,地便熔化。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爲,看祂使地怎樣荒涼。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極;祂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今天是慶祝宗教改革的主日,馬丁路德在五百多年前就是基於詩篇46篇冩下《神爲其民堅固城牆》這首聖詩的。上帝的話和祂的救恩在任何時期都適用,不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這詩篇帶給當時內心受錯誤神學困擾,外面遭羅馬教廷迫害的馬丁路德極大的安慰和力量,使他能在周圍崩潰的世界裡,不僅自己因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得到屬天的平安與自由,而且在教會也恢複了永遠的福音,使其從此不斷地被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 詩篇46篇用一些例子,描述了我們周遭世界可能出現的危險與災難:有自然災害,有地緣政治的衝突,人與人之間的爭戰,還有其它因罪人生活在這罪恶世界中而引发的各種麻煩與苦惱。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詩篇46篇所描述的或類似的事件发生在我們周圍,離我們很近,不再是電視、電腦中的新聞,僅供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攸關性命的時候,會发生什麼情況?這些事情會給我們帶來情感上的恐懼和不安,家庭的紛爭與破裂等等。那時,我們當如何對待,該怎麼辦呢?我們平時遇到麻煩事所問的問題到那時會顯得更爲重要了,你就能體會,我們現在從上帝話語中所學的一切是多麼的寶貴。 今天的詩篇作者一上來就大膽地宣佈:“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我們“不害怕”。就是這麼斬金截鐵、堅定不移。然後,作者又描述了三個畫面。第一個畫面看樣子是比颶風、地震、龍捲風和其它自然災害還要嚴重的災難。但在這一切的災難中,作者讓我們看到什麼呢?“有一道河,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有上帝同在的子民必會看到上帝的幫助,必因上帝的拯救而歡喜快樂。第二個場景是第六節,“外邦喧嚷,列國動搖;神发聲,地便鎔化”。如今,俄烏戰爭還沒完全結束,以色列已經開始了在加沙地帶的地面戰爭;這將會引发連鎖反應:從哈馬斯到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伊朗、伊拉克都有可能參戰;加上非洲尼日爾的兵變,南北韓的緊張局勢,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主權之爭,還有台灣海峽兩岸的局勢等等,到處都是火藥桶。世界各處,特別是美國的非法移民,會使這些戰爭變得更加複雜和危險。但在這一切的危險混亂、兵荒馬亂的動盪之中,“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上帝子民穩固的堡壘,堅固的城牆。祂是我們的安全保障,在祂裡面我們得到庇護與幫助。接着第三個場面是第8和第9節,“你們來看耶和華的作爲,看祂使地怎樣荒涼。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極;祂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折弓、斷槍,把戰車焚燒在火中,這聽起來非常奇妙。全能慈愛的上帝會做出出人意料的事情,干預世界历史的進程。大地雖荒涼一時,祂卻必帶來和平,止息刀兵直到地極。在這一切的動盪、不安和危險之中,有個聲音説,“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要知道,創造宇宙萬物和在耶穌基督裡救贖我們的耶和華上帝是真神,祂必在遍地被尊崇,所以,我們當在祂裡面休息,得享安息。 弟兄姐妹啊,以上這三種情況,你是否在最近、在今天、或在不久的將來,已經在經历或預計將會經历到呢?不要認爲這些事很遙遠,因爲发生在家中或家人身上的災禍和病痛,可以包含在上面描述的自然災害情況中,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也可以包含在戰爭情況裡。當你感覺你周圍世界正在或已經崩潰的時候,你應當如何呢? 求主的聖靈感動我們,堅固我們的信心,使我們在一切的動盪不安之中,在一切的混亂焦慮之中,仰望上帝和拯救我們的耶穌基督,因爲祂已經爲我們戰勝了罪恶與死亡,使我們能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信,以上帝兒女的身份永遠住在天父的家中,得到真正的自由。於是,我們也能斬金截鐵地宣佈:我們不懼怕,因爲“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雅各的神是我們的避難所!”阿門! 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阿門!
轉陷害为教導
証道經文:馬太福音22:15–22,以賽亞書 45:1–7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今天的福音經文一開始説,“當時,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就著耶穌的話陷害他,就打发他們的門徒同希律黨的人去見耶穌,説:「夫子,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並且誠誠實實傳神的道,什麽人你都不徇情面,因爲你不看人的外貌。請告訴我們,你的意見如何?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當一個噁人陷害別人的時候,他們並不關心事實真相;他們只是想方設法地要找到對方的把柄。他們可以陽奉陰違,兩面三刀,表面上恭維你,是你的盟友,實際上卻設計套你,從你的言語或行動上找到破綻,並將其扭曲、誇張、放大,進而陷害你,進行人身攻擊,或幹脆將你下到牢獄之中,甚至置你於死地。這些來見耶穌的法利賽人,雖然表麵上恭維耶穌,説祂是誠實人,不徇情面,不看人的外貌,但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請教耶穌什麼問題,而是想用這些好聽的話,將耶穌“高高架起來”。他們認爲,這樣耶穌就沒有理由不回答他們的問題了;然後他們再從耶穌的回答中找到可以攻擊陷害祂的把柄。因爲關於是否納稅是政治上很敏感的問題,於是他們帶着希律黨的人一起來。希律黨的人是所謂的“猶奸”,是維護羅馬統治者利益的,如果耶穌説不必納稅,希律黨的人可以馬上把祂抓起來。但如果耶穌説要繳稅,在殿裡聽耶穌講道的群衆們會很氣憤,因爲他們深受稅收之苦。
连结圣徒的筵席
证道经文:马太福音22:1–14,以赛亚书 25:6–9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传统上人们通过庆祝丰收,与家人朋友,甚至以前很少来往的人交流;秋天也就成为连结社区和群体的好季节、好时机。中国人有中秋节,美国、加拿大有感恩节等等。在这些节日期间,人们分享食物,共度欢乐的时光。不幸的是,最近这三年,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刚过去的中秋节,完全没有以往的情景了。十年前我们过中秋节,那时,教会地下室坐着满满的人,一边吃,一边聊天儿,一边看节目。如今,无论在哪里,越来越多孤独的人,他们与人隔绝,对生活越来越感到乏味,甚至绝望。使问题更加严重的是上周末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不仅引发加沙地带灭顶之灾的战争,也启动了穆斯林全球范围所谓的“圣战”。这使最近已深受非法移民之害的许多美国人无比担忧,因为有很多非法移民是从中东地区来的。在加上这二十年来,因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叙利亚内战所产生的合法难民,使在美国的穆斯林人口比例变得相当的高,特别我们北维州更是个高密度地区。人们因为惧怕恐怖袭击和社会治安问题就更不愿意出门,更不愿意与人接触了,这也造成人与人之间更加疏离,人们感到更加孤独。这种情况影响最大的群体,至少在美国,就是教会。本来,对一些人来说来教会就是一件勉为其难的事情,如今就更有借口了。结果当然受影响最大的是弟兄姐妹们的信心,同时也影响到更多的人听福音,进天国,和最终得救的大事。 在今天的福音经文中,主耶稣的比喻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点和与之相关的事情。耶稣说,“「天国好比一个王为他儿子摆设娶亲的筵席,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上帝在祂的爱子耶稣基督里已经为我们预备了丰盛生命的筵席,天国的君王和祂的儿子为我们预备了一切,甚至派祂的仆人(就是传道人和牧师们)做邀请的工作;你只要应邀赴宴,并穿上上帝预备的礼服来就行了。但是人们却不肯,却拒绝,甚至充满敌意。在教会,就像在充满宾客的筵席上,人们首先是因主人和祂儿子的邀请而来,也就是因上帝和耶稣基督的邀请而来;但宾客之间彼此的沟通与分享不仅是免不了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们渴望用许多东西满足心灵的需要,大多数的人会像比喻中拒绝参加王的儿子婚宴的人那样,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积累财富(就像这里说的,到田里去劳作或做买卖)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但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连结,更忽略了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因此造成人们心灵的极大空虚。拒绝上帝的邀请,执意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道路,忽略甚至敌对上帝。这样一来,人们的身心越来越受到魔鬼的伤害,灵魂越来越扭曲,以至变得非常危险;而且将受到上帝愤怒的刑罚。这比喻继续说,“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 然而感谢主的是,无论人怎么拒绝,上帝的邀请如今依然在进行中。王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上帝通过教会为世人预备了丰盛的救恩筵席,并邀请人来赴宴。教会是圣徒通过圣道与圣礼得到喂养的地方,上帝通过耶稣基督和每一个连结于耶稣基督的信心,将弟兄姐妹连结在一起。教会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人与人之间健康交流的地方,是上帝不断慷慨邀请人们来坐席的地方。我们从今天旧约经文以赛亚书中看到,上帝愿意将万民都聚集在祂的筵席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这里虽然是在描述未来新天新地的情景,但有主的话语和耶稣圣体宝血同在的教会,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在地如在天的真实经历。祂在复活的圣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这福音已经在教会宣告,因为祂已经在耶稣基督里“吞灭了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祂百姓的羞辱。”这一切都是因为上帝已经为祂的儿子耶稣基督,在各各他山上预备了丰盛的宴席。祂的圣道福音是生命的粮,祂的身体是赦罪和医治的食物,祂洗礼的水洗掉我们脸上的眼泪,除掉我们罪的羞辱,祂复活的生命更为我们吞灭了死亡直到永远。 罗马书第十章第十七节说,“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信靠耶稣基督和祂的救恩,就是今天主耶稣比喻中所说的婚宴的礼服。上帝邀请人来教会,不仅聚集人们在一起,使人们有健康的交流,将人们连结在一起,促进人们之间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能够听到福音,使人能信道,并从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得到永生,从圣道福音中得到真正的安慰。今天的书信经文中使徒保罗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上帝通过耶稣基督–祂的圣道福音和祂的圣体宝血邀请、聚集、喂养祂的子民,并将所有的信徒连结在耶稣基督的身体里,使他们发出得救、自由的回应,享受属天的喜乐与平安,使我们在地如在天。 如今,有太多的人感到孤独,与他人隔绝,有太多的人有疑惑、疑问和感到混乱的地方,有太多的人担心和害怕,甚至太多的人人挣扎在愤恨和其它负面的情绪和思路之中。我们祷告,求主尽快消灭看不见的“病毒”,除去阻碍人们交流、连结和聚集在教会听道的种种因素,使天国君王的邀请能传达给更多的人,把他们“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使信徒的社区—教会不断增长扩大;因为上帝已经为万民预备了丰盛肥美的筵席,祂要除掉我们一切的阴郁,忧愁,害怕与羞辱,抹干我们一切的眼泪,并且吞灭死亡,赐给我们永远的喜乐与平安!!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
结什么果子?交给誰?
二零二三年十月八日 证道经文:马太福音21:33–46,以赛亚书 5:1–7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当非基督徒指责我们基督徒没有好行为,只讲信心,没有结出果实来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是要反省自己是否将信心活出来了;但同时,也要问一问,想一想,他们所说的果实是什么?他们所说的好行为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所说的果实是上帝要我们结的果实吗?他们要求我们的好行为是荣耀上帝和主耶稣呢,还是为了荣耀人和人的思想理念,为了实现人的目的,甚至罪恶的目的呢?说到结果子,今天的旧约经文和福音经文很相像,都是关于结果子的道理。实际上,主耶稣展开并详细讲述了先知以赛亚对上帝葡萄园的比喻,因为这两个比喻都是通过救恩的历史,讲述上帝和祂子民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以赛亚书的重点是强调结什么样的果实—是结上等的好葡萄,还是结野葡萄呢?而主耶稣比喻的重点则是讲结果子给谁的问题:是交给葡萄园的主人,还是想方设法地留给自己呢?答案是,上帝的子民应当按照上帝的旨意,结出圣灵的果子,并要将这果实交还给上帝,也就是将一切荣耀归给天父和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要知道,不信主的人也结果子,而且还命令我们,强加给我们,让我们结同样的果子;当基督徒没有按照他们的思路和想法,没有随从他们的意思结果子时,他们就会像我们前面说的,指责我们不结果子。然而,他们所结的果子并不是按照上帝旨意所结的,甚至很多时候,尤其当你把他们背后的动机与目的考虑进去的话,可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心思意念都是敌对上帝、敌对耶稣基督的,他们所结的果子都是今天以赛亚书中说的野葡萄。比如:当你的领导或同事,因为你不接纳变性人或同性恋,就说你没有爱心的果子时,他们实际上要你结的是野葡萄。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例子,你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举出更多的例子。上帝是万福的泉源,祂丰丰富富地为我们预备了一切,使我们能结好果子。上帝为所有世人,特别是为祂的子民,还赐下祂的话语和耶稣基督的救恩。今天的旧约经文说,“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他刨挖园子,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是罪恶与不信使当年的以色列家,犹大人和如今许多的基督徒结出的果子不是上帝所喜悦的,而是随从今世的的风俗,向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妥协,按照不信的世俗思路和方式所结的果子。所以,上帝对当年以色列民的审判如今也同样适用:上帝“必撤去篱笆,使他被吞灭,拆毁墙垣,使他被践踏。我必使他荒废,不再修理,不再锄刨,荆棘蒺藜倒要生长。我也必命云不降雨在其上。”因为“祂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暴虐;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冤声。” 这一切的罪恶,就像我们上周说的,源于罪人的自私贪婪,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义的本质。本来我们所得的一切丰富,包括救恩都是从万福的源泉,生命之主而来。然而罪人却要将这一切窃为己有:“我的时间,我的财富,我的才能,我的生活,我的义,我的荣耀”等等。就像今天福音经文主耶稣的比喻中说的,上帝好像一位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後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里的园户是指不信的以色列人,在救恩历史上他们迫害并且杀死上帝差派的仆人–属主的先知们;在比喻最后,他们将要杀害的家主儿子,就是上帝的爱子耶稣基督。先知及他们所预言的耶稣基督一再提醒并警告他们,当离弃自己的道路,当放弃“我的这个,我的那个”,并要转向上帝和祂的救恩,从而将公义和荣耀归给上帝,而不是他们自己,然而他们还是一意孤行。在旧约历史上所有被杀的先知,和最终耶稣被钉十字架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今,每一个不信的罪人也是如此:偷窃上帝的荣耀和祂所有的丰富,占为己有,甚至转过头来,还要迫害上帝的仆人。那么,“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著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感谢主的是,最终家主(就是上帝)还是“打发祂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难道这位家主真是那么愚蠢吗?将自己的爱子差到那些杀害先知的罪人之中,这不就像羊进入狼群一样吗?确实令人难以置信,但祂确实这样做了。这不是愚蠢不愚蠢的事,这是上帝的爱。上帝知道祂的爱子会死,但这也正是上帝的计划,是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的计划;这计划充分显示了上帝的恩典、怜悯与忍耐。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是上帝爱的果实!然而,不信的人是如何对待上帝这个爱的果实呢?今天的福音经文说,“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稣与他们的对话是在圣周的周二,再过三天他们就真的把耶稣推出耶路撒冷城外,钉死在十字架上杀了。他们这样做不仅成就了耶稣的比喻,成就了上帝爱世人的果实,也使耶稣这个“匠人所弃的石头”成为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就是救恩的磐石,教会的基石,是审判和砸碎罪恶与罪人的石头。其实,主耶稣刚说完比喻后,那些人就知道耶稣“是指著他们说的。当时,他们就想要捉拿他,只是怕众人,因为众人以他为先知”。这些不信的人虽然知道上帝救恩的历史与计划,因为主耶稣都告诉他们了;但他们依然会这样做,依然要杀死耶稣,于是也成就上帝的计划。杀人是魔鬼和魔鬼爪牙的本性,但这同时也说明上帝计划中将要发生的事情是无人能阻止的,必然会发生,必然成就。上帝将计就计,以死战胜死亡,以耶稣的死战胜罪恶与魔鬼,成就祂赐下新生命的计划。 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做呢?是执意继续犯罪,继续向罪恶的世界妥协而结出野葡萄呢,还是按照上帝的旨意,结出圣灵和福音的果子呢?是将荣耀归给天父上帝和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还是窃取上帝一切的丰富,归为己有,继续过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为义的生活呢?今天,求主的圣灵感动我们,主的圣道真理带领我们,让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结的爱与生命的果子,也在我们身上生根、开花并结出果子来,并且将这个果子交给上帝,也分享给更多的人。阿门!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
上帝喜悦什么?
二零二三年十月一日 证道经文:以西结书18:1–4, 25–32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上帝喜悦什么呢?每当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不顺心的事情,甚至灾难痛苦降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责怪上帝;我甚至听过有人说:“我觉得上帝有时候对待我就像玩游戏一样,看着我们受苦似乎是祂的乐趣,当祂高兴时,会拯救我们;不高兴的话,就让我们继续遭罪,甚至下地狱。”然而,今天的旧约经文以西结书18章31-32节中,上帝说,“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这听起来并不像上帝会为了自己的乐趣而耍弄我们,听上去他一点也不喜悦我们遭罪或死亡。尤其在最后那节经文里,上帝说得非常清楚明白:祂“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我们虽然是死在罪恶过犯中的人,但祂却不喜悦我们任何人灭亡。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整本圣经非常直截了当,一遍又一遍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同样的事情,就是这里所说的“你们当回头而存活”。律法与福音,悔改与信靠,信靠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将赐给我们永远的生命。所以,上帝到底喜悦什么呢?就是你能永远活着。 事实上,从创造天地之初,“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创2:7)。在圣经的前两章中,我们看到上帝创造了生命,造了有灵的活人。而就是这同一位上帝,祂“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耶稣来,是要叫我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当我们读到圣经的最后两章,就是启示录第21和22章时,我们读到了关于新天新地的描述。在新耶路撒冷中,生命之水的河将从街道中间流过,在河的两边,还有生命树。所以,从人类历史的开头直到结束,我们都可以看到上帝喜悦的是什么–祂造人,是为了让他们活着,永远与祂生活在一起。“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上帝”。即使在今天,上帝赐生命的话语仍在行动,在发挥着作用:洗礼池中,圣灵的浇灌赐给你重生的生命;在主的圣餐桌上,复活的耶稣用自己的身体和宝血喂养我们,使我们得到罪的赦免与永生;在这个讲坛上,天父上帝通过祂的仆人们宣讲圣道,在你内心培育新的生命。上帝喜悦什么呢?是你永远活着! 但你可能会问:“那么,人为什么会死呢?为什么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内心像死了一样呢?为什么有些人将被永远地诅咒呢”等等。人的死亡会给上帝带来快乐吗?从来不会!问题不在上帝,而在于人。人们追逐自己的享乐,这才是致命的地方!我们不要像以西结时代的人那样责怪上帝,说:“主的道不公平!”。今天经文开头的那句俗语显然是当时在犹大百姓中流行的借口,因为上帝听到他们反复说,“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犹大第一批百姓流亡到巴比伦始于公元前606年左右;然后是包括约雅斤王在内的更多流亡者被放逐,那是公元前597年左右。以西结书第18章里先知向这些流亡者传讲的时代大概是在公元前592年左右,而耶路撒冷最终沦陷则发生于公元587年,那时候其他剩余的犹太人也将被掳并流放到巴比伦。因此,通过这句俗语,他们责怪自己的祖先不顺从上帝,责怪自己的祖父辈追随邪恶的玛拿西王,崇拜偶像,还把自己儿女无辜的血献上,做邪恶的婴孩祭。他们责怪自己的父辈追随其他邪恶的国王,然而他们的父母和先祖虽犯罪却都享受了和平的时代,就像俗语说的,父辈们享受了葡萄,而现在他们做为儿子,牙却酸倒了。他们责怪上帝不公平,使他们承受先祖们所带来的后果。想想看,做为罪人,我们不也都是这样吗?总是相互指责,总是责怪上帝和其他的人,却从来不指责自己。我们把自己的罪恶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于我们的父辈,甚至前几代人。比如:我们把如今儿童甚至在未经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变性手术的罪,归咎于上世纪60年代的性解放和对圣经的高级批判。然而在今天的经文中,上帝提醒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罪负责。祂说“义人若转离义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任何人都没有任何借口,包括本来自以为没罪的人,一个人所做的不义之事–就是他自己的罪–会杀死他;而不是别人的罪使他灭亡。所以,应当回头转离所犯的一切罪过,才得存活,不至死亡。在新约经文中,雅各描述了追求自我享乐生活的扭曲细节:“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自私的欲望在我们里面怀胎,接着生出罪来,成为杀死我们自己的凶手。是罪生出了死亡! 尽管如此,上帝在经文中说:“恶人若回头离开所行的恶,行正直与合理的事,他必将性命救活了。”上帝总是乐意宽恕我们,祂渴望赐予生命。这里“行正直与合理的事”并不是某种靠好行为称义的意思,而是出于信心的行动。接下来第30和31节说道:“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们各人所行的审判你们。你们当回头离开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样,罪孽必不使你们败亡。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转离罪恶而存活”,律法与福音,悔改与信靠,靠着主的圣灵和主的圣道,产生新的心和新的灵。正如《罗马书》6章23节所说:“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上帝白白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今天经文的最后一节总结道:“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主耶和华说: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这就回答了今天“上帝喜悦什么”的问题。人类追求罪恶自私的愉悦必带来死亡,而上帝却喜悦我们在耶稣基督里永远活着。 因此,让我们在圣子耶稣基督里,恳求天父上帝赦免我们一切的罪孽和不义,并恳求圣灵感动我们、引领我们,让我们听从上帝通过先知以西结发出的警告,生活在基督耶稣和祂的话语–律法和福音里;每日远离罪孽,归向上帝,信靠祂,相信祂的美意,相信祂喜悦我们活着,并且活得更丰盛。主啊,感谢你!阿门!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
高过天,近于友
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证道经文:以赛亚书55:6–9,腓立比书1:12–14, 19–30 奉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在今天的旧约经文以赛亚书55章中,上帝说,“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那么,天是怎样高过地的呢?最近,印度的宇宙探测器成功地着陆在月球的南极,使得印度成为继美国、苏俄、和中国之后第四个成功登陆月球的国家。我们知道,登月这事比起离开太阳系也还差得很远,但即使是这样,现代的宇宙航行已经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看整个地球的崭新视角,因为这是站在地球上的任何人都无法看到的视角。诗篇113篇5-6节中说,“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祂坐在至高之处,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从宇宙飞船看地球的角度,其实也只是提醒我们一点点关于天是怎样高过地的。要知道,上帝观看整个宇宙,就像宇航员观看地球一样,而这还只是从物质层面的角度;实际上,上帝创造的天地包括物质界和灵界,祂是有形和无形万物的主宰。上帝的超越性完全超出人的想象,祂怎样看待我们人类,也超乎人的想象。然而,正是这位天地的主,耶和华上帝在今天经文中通过先知以赛亚告诉我们“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求告祂。”耶和华不是远超过地的,诸天万物的主宰吗?祂不是高高在上,是我们连想象都无法想象的上帝吗?那么,我们怎能寻找到祂,又怎能求告祂呢?是的,正是祂!超越一切并高高在上,比你高且圣洁又公义的主,但对于祂我们有可寻找,可亲近的时候。祂以祂的慈爱,卑微地来到我们中间,使我们能寻找到祂并求告祂。祂说:“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 上帝比我们高,离我们远,这造成我们很难了解祂的性情,我们的心思意念也很难与祂的想法一致。在今天经文中,“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我们的意念和道路与上帝的不同,不仅在于我们与上帝之间有高低差别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罪恶。起初没有罪恶的时候,人虽然不可能完全知道上帝的想法,但因为那时人与上帝的关系是好的、是亲近的,很多想法,特别是关于人如何生活,如何治理全地等方面大体是一致的,至少没有矛盾,是相互认同的。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时就是如此,创世记第二章19节告诉我们,上帝“将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亚当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亚当可以随意给动物起名字,上帝是完全赞同的。他们的意念想法是一致的,且相互尊重。然而,罪恶将人与上帝分开,使人的心思意念与上帝的完全不同了。这体现在至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们对上帝的看法,对上帝的性情,对上帝如何对待人,如何对待世界等方面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人们的神学思想是错误的。典型的错误神学就是荣耀神学,在得救问题上是以自我为义,靠好行为称义的思路;对待上帝是一种功利和讨价还价的思路。今天的福音经文中,那些一清早就来葡萄园做工的工人,他们就是这种态度和想法。因此当他们看见来得最晚,只干了一个时辰的人也同样得到了一钱银子时,他们大为光火;因为他们本以为自己会得到更多,但主人却依旧按照与他们讲定的给他们,这使他们感到很不公平。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天国不是公平不公平的事,天国在于恩典,而不是功劳。上帝是超越一切的,是圣洁公义的;如果按照公平,所有的人都当下地狱,但祂同时又是怜悯和慈爱的主。罪人的心思意念无法想到人罪恶的严重性,人的罪哪怕是自己认为最小的罪,在上帝面前也是根本无法用任何功劳去弥补的,更不要说与上帝讨价还价了,简直是自不量力,且是对上帝恩典的极大亵渎。人因为罪,总是错误理解上帝救恩的道路,正因如此,人也会错误地理解上帝的饶恕与宽容。有时,人们会认为自己的罪孽太重,上帝无法原谅他们;又有时,人们会正好相反,认为自己无论怎样犯罪,上帝都会赦免他们。其实,这两种极端都是没有意识到我们得到上帝的饶恕赦免,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有什么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主耶稣基督和祂十字架的缘故,是祂为我们付上极重的代价,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罪是不能得到赦免的;另一方面也正因为是祂为我们献上极重的代价,所以,我们当珍惜主耶稣的身体与宝血,不再任意妄为,故意犯罪;而是在祂里面,努力遵行祂的旨意。 上帝与我们之间高低的差异,加上人的罪恶给我们造成许多的不可能:不可能了解上帝,不可能知道上帝对我们的心思意念,更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得救等等。人类这一切的不可能促使上帝以祂自己的方式,以超出我们想象的方法,让我们能了解祂,明白祂对我们的旨意,以及祂替我们、为我们成就了通往天国的道路。祂高过天,却近于友。上帝的道路虽高过我们的道路,上帝的意念虽高过我们的意念,但祂爱我们。大卫在诗篇第八篇中向上帝祷告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是的,世人在高过天地的上帝面前虽算不上什么,但祂却顾念我们,因为上帝的“慈爱高及诸天;祂的诚实达到穹苍”(诗57:10)。“天离地何等的高,祂的慈爱向敬畏祂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祂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诗103:11-12) 感谢主!祂眷顾我们,祂启示祂的仆人将祂的慈爱与怜悯通过祂的话语告诉我们。祂高过天,却近于友。上帝的道路虽高过我们的道路,上帝的意念虽高过我们的意念;但祂却谦卑地来到我们中间,道成肉身,在肉身上为我们成就了救恩,赐给我们复活的生命。祂还赐下圣灵与祂的子民同在,将信心扎根在每个信徒心里,以上帝的圣道带领我们,耶稣的圣体宝血并十字架的福音安慰并激励我们。就像今天书信经文中使徒保罗在监狱中那样,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上帝不仅仍可以坚固我们的信心,更可以因为基督和见证福音的缘故,使更多的人“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上帝的道,无所惧怕”。所以,求主怜悯我们,饶恕我们一切的罪恶过犯,并使我们离弃一切的罪恶。虽然,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也许还会更艰难,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明白主对我们的旨意,因为“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祂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但祂高过天,却近于友。主啊,你是我的恩友,你长阔高深的爱必永远与我们同在!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